分享到:
上饶市信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|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80号提案的答复
【字体:   

宋嫒嫒、蒋向阳委员:

您在区政协六届次会议提出的《积极探索如何解决无物业小区物业化管理难点》(第80号)收悉。我高度重视您提出的建议,在办理过程中通过面商方式与您进行了积极沟通。现我局办理建议情况向您答复如下:

1.按照区委政府制定的无物业小区“一年全覆盖、两年规范化、三年大提升”的工作目标,建立健全物业项目属地管理机制,将物业管理职能下放到属地。各街道(镇)是物业管理的责任主体,社区(村)是落实主体,业主委员会是实施主体,物业服务企业是执行主体。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在物业建设、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行业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,条块结合,增强工作合力。

2.2022年起步至今,全区218个无物业小区,均已成立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,按照选聘物业进驻、社区自行成立物业公司、居民自治治理、居民自筹单位兜底四种模式初步完成了物业化目标。

3.通过"党建+微网格”不断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触手,通过最小单元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,在小区物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扬民主,坚持业主自治原则,街道办事处(乡镇人民政府)按照《江西省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(试行)》文件规定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,重点引导热衷公益事业、服务意识强的党支部委员、党员志愿者担任业委会成员,以党员为骨干,形成联系服务群众的有力队伍。将城区313个大网格细化为2418个微网格,每个微网格实行“1物管员+1网格员+1楼栋长”模式,确保网网有人负责,栋栋有人落实;采取“志愿者+”模式,鼓励引导在职党员、“信州义警”、退休老同志共同深入社区小区,办实事、好事,助力社区微治理。充分运用“赣事好商量”协商议事平台,广泛征集业主意见,梳理需求服务清单,择优选聘专业化物业企业参与竞选,引导居民养成享受服务、承担费用、接受管理”习惯。

4.推行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压实工作责任。街道每月定期召开辖区议事会,对征集到的群众意见和诉求中难度较大、涉及区级职能部门联动的问题,邀请区直有关单位以及结对共建单位等集体会商、共同解决。城管、公安、消防、市管、卫生等执法力量和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机构联动,提高物管执法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。依托“双报到、双服务”工作,将市区两级8200多名在职党员编入微网格,实行“平时+战时”管理模式,“平时”周期性服务社区工作,“战时”第一时间下沉一线,带头参与小区治理。

5.按照《信州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》要求,通过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日常督查,对物业住宅小区开展服务等级评定,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奖惩机制等方式,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。

以上答复,不妥之处,请批评指正!

上饶市信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
202475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